
體育播報11月11日宣 在接受《足球》報采訪時,歐塞爾俱樂部董事會主席周云杰談到了“中國犀望隊”留法事宜,這支以泰山U17隊為班底的隊伍將在法國進行拉練比賽。
這項目最初是如何推動的?
想法醞釀了很久。早在2019年我就向法國足協申請,想組建中國青年隊(計劃17至18歲)參加當地聯賽。勃艮第大區同意了,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感謝中足聯以及山東足協的全力推動,項目得以落地。
您為這個項目付出了很多,從俱樂部運營的角度來說,投入要講究回報,您認為回報會在哪方面?
項目的核心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幫中國足球打好基礎。現在中國球員在歐洲不具備市場價值,先談市場化利益不現實。日本在歐洲大聯賽的球員隨便能組四五支球隊,我們連一支都湊不出來,所以得先讓孩子有和強手過招的機會,這才是關鍵,讓中國的球員有更好的留洋平臺和機會,才能提高國家隊的整體水平。
中國足球青訓出海,有組隊和個人留洋兩種模式,歐塞爾都在嘗試嗎?
都在做。中國足球現在沒成功經驗,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我們現在是要嘗試不同路徑,讓球員真正融入歐洲聯賽體系。
結合法國青訓的經驗,您認為中國足球的問題出在哪?
有兩個關鍵問題。一是中國孩子的比賽強度不夠,二是他們是“為了比賽而比賽”,太看重成績。其實14到16歲的孩子拿個冠軍沒什么實際價值,我們更該讓他們輪換上場積累經驗,不要怕輸球,高水平的訓練和比賽才是成長的關鍵。
前不久,法國足協主席來到中國,與中國足協、中足聯進行了洽談,并且達成合作意向。此次中國犀旺隊赴法,是不是那次會談的成果?歐塞爾在中法足球領域的合作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這是兩國足協合作的重要內容,也能看出雙方對這件事的重視。我們需要法國足協的幫助,讓中國孩子盡早接觸國際先進足球理念和平臺——打不了一線隊,就先打青年隊積累經驗。我收購歐塞爾9年了,初衷就是把它打造成中國足球出海的橋頭堡,為振興中國足球貢獻力量,能為中國足球做事很榮幸。
這次項目籌備過程順利嗎?未來有沒有長期的規劃?
說實話,這次項目籌備相對匆忙,但我們會堅持做下去,做多方面嘗試。我們已經堅持到了中國足球重視青訓、開放合作的時期。長期來看,我更希望國內能組建青年聯賽,每年以冠軍隊為班底組隊去歐塞爾參賽,每年輪換隊伍,才能持續輸送人才,逐步向國家隊輸血。
為了讓球員更好融入,歐塞爾除了協調比賽外,還有哪些配套安排?
我們準備得很全面。生活上,專門安排了一棟別墅樓供中國隊居住,門口的旗桿上已經掛起了五星紅旗,我們還配了中國廚師、管理人員,讓孩子在國外也能感受到祖國的溫暖。同時配備了法語老師和專科老師,讓孩子們兼顧學業和訓練。訓練上,中國隊和歐塞爾不同梯隊一起訓練,這樣能讓中國球員盡早適應法國訓練節奏。
您會不會擔心中國球員去了之后,因為水平差距大產生落差?畢竟對手都是法國高水平隊伍。
足球發展是長期過程,現在計較輸贏沒有意義,我們要著眼4年、8年后能不能進世界杯,15年后能不能進世界杯8強。而且之前U14、U15國字號隊伍去歐塞爾集訓時,我們的青訓總監都很意外,說有三四個球員完全能進入歐塞爾同級青訓體系,這說明中國孩子有潛力,關鍵是要讓他們的水平持續保持并得到提升。
這次中國犀旺隊留法將持續到明年4月底。您覺得這段時間對球員成長至關重要嗎?
很關鍵,但球員的持續成長需要整個中國足球體系的關注。這次只是又一次的嘗試,要看球員們對比賽和當地文化的融入情況。歐塞爾有完整的青訓體系,從低到高,我們的隊伍要融入其中,再逐步提升,如果每年能發現或培養出兩到三名高水平球員,并且繼續維持高水平賽訓的環境,三四年后就會出七八名能夠打歐戰的球員,更多這樣的球員涌現,國家隊水平才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