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用一個詞總結這一階段火箭的表現,“反差”最貼切。
火箭遭遇控衛之殤,失誤爆雷,輸雷霆、活塞、馬刺都可以用“沒可靠控衛限制火箭打高端局的能力”總結。然而吊詭的是,火箭進攻效率竟然高居聯盟榜首,開賽前再鐵桿的火箭球迷也不敢想。
火箭大量使用聯防,從揭幕戰輸雷霆到第9場贏雄鹿,不管輸球還是贏球,火箭每場都有一些令人無語的聯防失敗回合。可這一階段,火箭防守效率聯盟第7位,且使用聯防的回合防守效率高于使用人盯人防守時。
問題清晰可見,磨合仍需時日。但日子再難也得過,火箭從未躺平,更未將人盡皆知的短板拿來當輸球的借口。火箭自成風格,摸索著屬于自己的破局之道。
控衛之殤的解法
進攻端,范弗里特受傷帶走了火箭一號位擋拆發動能力(擋拆次數跌到倒數第2僅多于熱火)、控制失誤能力(失誤率17.4%,場均17.6次失誤,兩項數據分別僅低于快船和奇才)。沒有人能填補范弗里特的空缺,火箭只能采取“集體分擔組織任務”的策略。
但“多持球點打法”也只是聽起來高級,并不適合火箭。讓阿門擔任主控,讓伊森去處理球,他們具備那個能力嗎?打法終究由配置決定的,到最后球權不可避免集中到申京和杜蘭特手里,這就決定了火箭本賽季會成為一支高度依賴“單打”的球隊。

賽季至今,火箭單打比重達到10.7%聯盟第1位,這還只是統計了持球手自己終結,沒算上傳球助攻。這種風格跟火箭陣地戰進攻滯澀的現狀對得上,火箭缺少球的轉移和人的移動,不管是傳球次數還是移動距離均排名倒數。
為了幫申京和杜蘭特打開局面,烏度卡設計了一些解法。申京、杜蘭特同站強側,利用彼此的牽制力制造優質出手機會。一人強側一人弱側,強側吸引防守后給弱側制造機會。某些回合直接祭出杜蘭特與申京擋拆。解法合理,但要考慮兩點:火箭愛用雙塔,阿門外線投籃依然不靠譜,火箭空間逼仄。火箭處于磨合期,諸多細節還沒理清。
因此這一階段火箭失誤多完全可以理解,他們還沒強到可以應付各種類型防守的程度,某個夜晚被針對失誤爆雷再正常不過。當進攻發起遇阻,當失誤爆雷,火箭如何得分?
更兇猛的二次進攻、更高頻更準的罰球、更準的三分。這種解題思路,全聯盟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上賽季,火箭進攻籃板率36.3%聯盟第1位,本賽季更健康的亞當斯以及卡佩拉加盟令火箭進攻籃板率提升到41.4%斷檔式領先。如果保持住,火箭將打破近30個賽季的最高紀錄。火箭場均通過二次進攻得到20.4分,聯盟第1位。

上賽季火箭首輪出局后,烏度卡曾表示渴望得到“罰球命中率90%、三分命中率50%的球員”。這個要求屬實過高了。本賽季,杜蘭特罰球命中率87.3%,場均得到7.9次罰球,投出了41.7%的三分命中率。杜蘭特沒達到烏度卡的要求,但已經足以讓火箭成為三分準星第1、罰球次數第2的球隊。另外,火箭眾將與教練組簽了一份罰球提升協議,本賽季火箭罰球準星提升到78.8%,從上賽季的墊底提升到聯盟第15位。
聯防有漏洞必須得練
上賽季,烏度卡一通操作試出了“雙塔+聯防”的殺招。本賽季,火箭拿出了更多版本的雙塔,甚至是死亡五大。賽季至今,火箭不管是擺五大還是用聯防感官效果都很一般,執行時出現了很多漏洞。但排兵布陣和打法演練豈能因噎廢食?有用的武器,常規賽不練更待何時?
更何況,從數據來看,在大樣本下火箭的聯防整體效果不錯。

范弗里特受傷后,火箭上線防守強度肯定受影響。奧科吉能提供對球防守,但取代不了范弗里特的“大腦意義”。少了防守端大量發號施令提醒隊友輪轉走位的范弗里特,火箭聯防暴露出很多問題。
比如打馬刺時那個把申京氣到雙手拍地板的回合,謝潑德既沒有及時參與對文班亞馬的夾擊,還漏了空切的卡斯爾,這種低級錯誤很少出現在范弗里特身上。
現階段烏度卡陷入矛盾境地:用五大時高度有保障,可速度和移動存在先天劣勢,人的移動難以跟上球的轉移,容易漏三分。謝潑德的空間屬性得用好,但他畢竟本賽季才正式進入輪換,與主力之間的磨合有欠缺,而且他這一點容易被點名(揭幕戰擺聯防時謝潑德被亞歷山大針對)。
9場比賽下來,每場比賽都能截取出幾個火箭聯防失敗的回合。但因為火箭本賽季大幅增加聯防使用比重,這些回合帶給火箭的傷害被數量更多防守成功的回合稀釋了不少。
本賽季,火箭有18.6%的防守回合使用聯防,斷檔式排名第1位,熱火以9.7%排在第2位。上賽季,火箭只有5%的回合使用聯防。
當火箭使用聯防,每回合失分低于使用人盯人防守時。比如跟雄鹿一戰,上半場火箭的聯防曾被雄鹿用三分射穿,但全場下來,火箭12次使用聯防,雄鹿每回合得分僅為0.75分。

評估這支火箭不能一場論,而是階段性。以火箭目前的配置,某些場次必然會被拖入泥沼戰。謝潑德會有劇烈起伏被烏度卡摁在板凳上的時候,伊森、奧科吉當前火熱的三分手感很可能回調,杜蘭特、申京某個夜晚可能失誤爆炸。
但換個角度看,謝潑德漸入佳境,11月份表現可圈可點。芬尼·史密斯還沒復出,火箭還有一張牌沒打。隨著磨合時間增加,化學反應提升,火箭的失誤控制、籃板保護、防守默契也會提升,這些環節的進步足以抵消投籃隨機性的影響。
下一階段是未來5場,火箭有4個主場。火箭已經找到了穩中有升的方向。
火箭接下來要連打3個主場,對手分別是奇才、開拓者和魔術,賽程相對輕松一些,火箭可以繼續磨合,養精蓄銳。隨后火箭要客場戰騎士、主場戰掘金,這兩場硬仗是考驗。這一階段火箭會有什么變化?等打完掘金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