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播報10月31日宣 在J聯賽從下賽季開始實行“跨年賽制”后,《東方體育日報》發文點評表示,盡管中超實行跨年賽制是大勢所趨,但卻不能太著急。
差不多去年的這個時節,中國足協對于聯賽跨年的設想是“暫不考慮”,主要原因大家都清楚,無需贅言。中超聯賽歷史上雖有過跨年完賽的先例,但那是在賽會制、賽地放在長江以南城市的特殊情況下進行,而且2022年1月4日全部賽事結束,時間跨度不大,總體上沒有給真正的跨年制提供可借鑒的東西。
倒逼職業聯賽尤其中超不得不考慮跨年賽制的可行性是亞冠精英聯賽改為跨年制,中超與該賽事不適配,例如2023/2024賽季亞冠八分之一決賽兩回合較量安排在2024年2月份進行,其他中超球隊結束休假開始冬訓,而山東泰山只能“連軸轉”,狀態可想而知。2025/2026賽季亞冠東亞區小組賽第六輪比賽時間為12月,明年2月進行第七輪和第八輪比賽,中超其他隊伍在11月22日結束最后一輪比賽后開啟“年假”模式,但申花、海港、蓉城需要“加班”。
日本J聯賽自2026年起三級職業足球聯賽體系將從傳統的自然年賽季轉為跨年賽季,針對部分俱樂部可能面臨的嚴寒挑戰,專門設立了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3億元)的“降雪地區設施整備補助金”,涉及地區的俱樂部可獲得約3.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72萬元)補助,用于升級球場供暖系統等硬件設施改造,而且職業聯盟將繼續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爭取更多資金。
目前,亞洲主流聯賽里只有中超、K聯賽和烏茲別克斯坦聯賽是自然年賽制,中足聯也未明確是否考慮采取跨年制,因為我們職業聯賽的情況更復雜,包括擔心的上座率和球迷觀感,無法一蹴而就,但J聯賽改革提供了參考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