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籃球資訊11月17日宣 NBA常規賽,開拓者加時133-138不敵獨行俠,五連客1勝4負收官。
《體壇周報》記者季孟年對此進行解讀,原文如下:
開拓者五連客1勝4負,不敵獨行俠之后勝率來到了50%以下。
回想五連客之前,開拓者勢頭正盛——他們在NBA杯小組賽中力克掘金,隨后又送給雷霆賽季首敗。然而自那之后,球隊狀態開始波動。對陣魔術與熱火時問題尚不顯著,但在與鵜鶘、火箭和獨行俠的三場比賽中,開拓者的表現出現了明顯起伏。
本賽季開拓者是一支特點鮮明的球隊:空間一般,缺少頂尖進攻發起點,因此他們高度依賴亂戰取勝。造失誤、利用失誤得分、前場籃板和二次進攻,這些數據他們都名列聯盟前茅,尤其是制造失誤一項,堪稱“獨步江湖”——場均搶斷長期保持在10次以上,利用失誤得分也超過20分。
然而在五連客期間,球隊這方面的活力明顯下滑。對陣鵜鶘,對手僅失誤10次;面對火箭,更是低至6次;盡管獨行俠出現14次失誤,但考慮到他們本賽季場均16.9次失誤的表現,開拓者的壓迫力仍顯不足。對手失誤率數據,更能直觀體現過去這段時間開拓者在制造對方失誤方面的低迷表現。賽季至今,開拓者對手單場失誤率最低的五場比賽,恰好就是最近五連客的這五場比賽。
盡管開拓者仍能維持不錯的前場籃板,三分產量也尚可,但失去利用失誤得分這一重要武器后,比賽容錯率大幅降低。加上球隊本就存在陣地戰效率不高、后場籃板保護不穩等問題,最近5場比賽1勝4負倒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事實上,開拓者出現當下這樣的起伏,其實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五連客之前的出色戰績,建立在小陣容的高效發揮之上——霍勒迪、格蘭特、阿夫迪亞、卡馬拉和夏普同時出場時,百回合得分接近140分,凈勝分超過17分。然而,過度依賴小陣容也帶來副作用:高速節奏和全場壓迫不僅帶來傷病隱患——韋斯利、塞布爾長期缺陣,霍勒迪也在近期受傷——更導致全隊身心疲勞。反映在場上,就是拼搶強度難以維持,防守侵略性大幅下滑。
隨著賽季深入,開拓者這種高消耗打法的副作用將愈發明顯。同時,各隊也在研究應對之策:主動降速、沖擊籃板、減少失誤,不讓開拓者打出擅長的節奏。
對此,斯普利特已在積極調整。他開始增加大陣容的使用時間,克林根近幾場的出場時間明顯提升。而在使用小陣容時,他也更加謹慎——畢竟這并非萬能解法,只是現階段最適合球隊的配置之一。若小陣容效果不佳,派上大中鋒至少能在籃板和護筐方面保持一定主動。